近年來 ,節能環保 、循環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作用日漸突出 。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持續加強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進展 。
而在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 ,各種節能環保 、循環經濟運作模式應運而生 。其中 ,這種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成本的節能業務方式 ,在南京等地逐漸興起。
這種節能合作模式 ,會給企業帶來怎樣的改變?企業將麵臨著什麽樣的發展前景和挑戰?
按照項目節能收益分成 ,用能企業與節能服務企業實現雙贏
2016年12月下旬 ,在中石化揚子石化有限公司化工廠公用工程車間第九循環水場 ,6台巨大的水泵正在轟隆隆地向生產裝置提供穩定的冷卻水 。冷卻水經換熱溫度上升以後 ,回到冷卻塔冷卻 ,再次進行循環使用 。整個供水係統 ,並不是該公司生產或購買的 ,卻每年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節能紅利 。
“這相當於借雞生蛋 ,也是雙贏合作 。公司先行投資 ,改造原有循環水裝置 ,3年內的節能收益雙方分成 ,合作共贏 。合同期滿 ,今後所有的節電收益都歸888貴賓會所有 。”揚子石化技術部公用工程負責人張維介紹 ,石化行業是用水用能大戶 ,節能節水形勢嚴峻 ,揚子石化每年僅冷卻水的供水電耗就達近5億千瓦時 ,節能潛力很大 。
2009年 ,揚子石化嚐試引進項目模式 ,最終選定江蘇恒豐能環科技有限公司 。恒豐能環先後對揚子石化節能技改投入近億元 ,對其循環水裝置全麵進行現狀檢測和用能消耗分析 ,並量身定做了與現有工藝水平相匹配的一整套優化方案 。
2009年至2016年 ,揚子石化采用該模式先後對7套循環水裝置進行節能改造 ,每套裝置的年均節電率均在20%以上 ,年實際節電量達到9000多萬千瓦時 ,年節約效益達6000萬元以上 。
按照合同約定 ,負責節能改造的恒豐能環與揚子石化前兩年按項目節電效益的80%及20% 、第三年50%及50%比例分成 。對用能企業來說 ,可以用零投入實現節能減排;對於節能服務公司來說 ,隻要正確評估技術風險和項目的商業可行性 ,同樣可以獲得經濟效益 。
從合同能源管理到合同環境管理 ,服務模式呈現多元化
除了大型工業企業的節能降耗 ,行業還把目光投向了田間地頭 。
近年來 ,秸稈焚燒汙染環境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目前 ,全球農作物秸稈約15億噸 ,我國秸稈量約占全球的1/2 。長期以來 ,秸稈得不到有效或高效利用 ,焚燒還田等方式還會汙染大氣環境 ,造成土壤壽命降低 、農作物減產 。有沒有可能變廢為寶呢?
恒豐能環總經理司嶺告訴記者 ,公司創新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條濕法在線從纖維素中分離半纖維素和部分木質素的預處理工藝 ,突破了我國秸稈產生燃料乙醇 、生物酶等技術和成本瓶頸 ,並實現了生物酶的高活性生產 。“目前 ,公司正在嚐試與國內大型農業及飼料企業進行合作 ,即免費為其處理所產生或收集的秸稈 ,幫助其改善和治理環境 。在合同期間 ,將轉化成的燃料乙醇 、纖維素酶銷售給用能企業或飼料企業 ,以獲得利潤 。”司嶺介紹 。
同樣可以變廢為寶的 ,還有中藥廢棄物 。目前 ,恒豐能環正在尋求與大型藥廠的合作 ,運用藥用生物資源產業化過程科研創新 、產品研發 、產品銷售 、技術服務等循環經濟類技術 ,免費為其回收及處理大量廢棄物 ,在提純剩餘的藥用價值後 ,製成肥料 、活性炭 、生物酶等 。
在大型電力 、化肥 、氯堿等行業的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渣即副產石膏 ,同樣可以進行循環開發利用 。記者了解到 ,這些無效占用土地 、破壞土壤及水資源環境 、加重空氣粉塵汙染的副產石膏 ,在被回收後能夠通過特殊工藝形成高強石膏 ,可以做成一種新型綠色建築材料 。通過技術創新和有效循環利用 ,節能服務企業有望用5至8年即可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
加強創新引領和監管引導 ,促進行業持續發展
效率高 、可操作性強 ,越來越多的環保節能企業借助合同能源管理走向節能減排市場 。不過 ,龐大的市場麵前 ,是否也暗藏挑戰?
合同能源管理資金投入大 、回收周期長 ,是擺在這些企業麵前的第一個難題 。
“後天很美好 ,但活不到明天 。”對節能服務公司而言 ,持續的融資能力是發展最根本的保證 。以揚子石化項目為例 ,數千萬元改造成本及服務全部由恒豐能環先期投入 ,盡管有母公司恒豐投資集團作後盾保障 ,且還在不斷拓寬融資渠道 ,但企業負責人也坦言“壓力很大” ,更不用說融資能力薄弱的中小型企業 。
節能服務企業麵臨的另一個潛在風險是誠信規範 。在長達幾年的合同履行過程中 ,可能會遇到少數合作企業不履約付費或者因為生產經營狀況下滑而導致用能企業倒閉關停等情況 ,如果沒有完善的誠信體係進行製約 ,行業發展也將受到挑戰 。
據悉 ,為了破解中小型節能公司自有資金有限的難題 ,政府曾出台了一係列財稅支持政策 。同時 ,還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涉及的營業稅 、增值稅和所得稅進行減免等 。
“在融資及補貼等方麵 ,有些地方政策落地雷聲大雨點小 ,還存在一些死角和盲區 。”采訪中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節能服務補貼政策通常是屬地管理 ,有的地方執行時存在地方保護主義 ,這使得部分節能服務公司失去了到省外發展的機會 ,難以形成規模和氣候 。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 ,有的節能創新技術的推出 ,由於受傳統規範標準限製 ,很難得到認可 。企業間尤其是國有特大型企業門檻較高 ,‘圍牆文化’很重 ,寧可墨守成規 。”相關人士坦言 ,還有一些具有很大節能空間的企業 ,有自己的研究院 、設計院 ,自成體係且官本位思想嚴重 ,使得有活力的中小環保服務企業“進門難” 。
業內人士指出 ,一些地方對高耗能產品監管不嚴 ,也是影響節能技術推廣的原因 。特別是行業相關評估標準 、規範體係 、激勵措施等相對滯後 ,目前在節能量的約束上也尚未出台針對生產環節或設備切實可行的指標 ,以倒逼企業運用新技術 ,實現節能減排 。對此 ,專家建議 ,一方麵要打破企業“圍牆文化” ,加強監管與引導;另一方麵 ,建立融資 、財稅激勵的長效機製 ,推動節能環保服務性企業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