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能源消費革命開創節能新局麵
發布時間
:2017-07-20 16:40
轉載自
: 國家節能宣傳平台 作者
:張勇 發布日期
:2017-07-19
核心提示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對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的重大創新貢獻
。關鍵字 :節能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對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的重大創新貢獻 。麵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長期任務 ,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盡快取得切實成效 ,讓人民群眾不斷感受到生態環境的改善 ,是新形勢下黨和政府取信於民的重要標誌 。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形勢下 ,要盡可能地減少資源和環境代價 ,必須加快推動能源消費革命 ,發揮節能的“第一能源”作用 ,不斷開創節能新局麵 ,從源頭上把“美麗中國”構築在效率領先的基礎上 。
一 、把握能源發展大勢 ,充分認識消費革命重要性
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加快 ,能源消費格局醞釀深刻變化 。在改善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背景下 ,各國普遍加快能源轉型步伐 ,製定更高的能效提升目標 ,出台更積極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 。主要發達國家能源消費已經趨於穩定甚至出現下降 ,仍然製定了宏偉的長期節能目標 。歐盟提出依靠節能和提高能效 ,到2050年能源消費相比2005年下降32%~41% ,德國提出到2050年能源消費相比2008年下降50% 。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全球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 ,但如果延續傳統粗放發展模式 ,不僅資源環境難以承受 ,能源安全 、氣候變化 、地緣政治等風險將更加嚴峻 。
國內生態環境矛盾十分突出 ,能源生產消費方式亟待重塑 。生態環境問題群眾感受最直接 、反映最強烈 ,已經成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 。“十一五”以來 ,我國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排放持續下降 ,但霧霾等突出環境問題依然十分嚴重 ,全國環境質量仍未得到根本好轉 。要實現綠水青山長遠目標 ,把主要汙染物排放降低到百萬噸級水平 ,在繼續強化末端治理的同時 ,更重要的是從源頭減少能源消費總量 。特別是在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形勢下 ,必須通過重塑能源生產消費方式 ,大幅提高能效水平 ,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
我國節能成就舉世矚目 ,麵臨引領全球能源消費革命戰略機遇。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在節能和提高能效方麵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4.6% ,相當於減少能源消費7億噸標準煤 ,減排二氧化碳15億噸 ,是同時期全世界節能貢獻最大的國家。在新一輪能源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 ,作為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 ,包括超低能耗建築 、電動汽車 、高速鐵路 、新一代核電 、智慧能源等在我國都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應用前景 。我國有條件成為世界能源技術變革的創新高地 ,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引領作用 。
二 、發揮節能“第一能源”作用 ,作為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最重要源泉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認識高度和實踐力度都前所未有 。但與發達國家發展曆程相比 ,我國人均資源稟賦不足 ,石油 、天然氣等優質能源資源保有量比較有限 ,實現主體能源更替麵臨更艱巨的挑戰;我國環境問題由局部到整體 、由城市到農村 、由單因素到多類型日趨交織複雜 ,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積累已經到了較高風險水平 。今後一段時期 ,要在較短時間內解決發達國家上百年來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 ,我國必須開創能源發展新路 ,切實發揮節能的“第一能源” 作用 ,把節能和提高能效作為破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的最重要源泉 。
一是把節能作為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的最重要前提 。從各國發展規律看 ,工業化和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但選擇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 ,帶來的資源環境後果明顯不同 。經過三十多年快速發展 ,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已經進入優化升級階段 。站在新的起點上 ,我國要落實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享的發展理念 ,把節約高效作為控製增量 、優化存量的重要前提 。積極發揮節能的綠色標尺作用 ,加快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全麵提升城市內在品質 ,從根本上避免出現高能耗的“路徑鎖定” ,為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二是把節能作為滿足能源需求增長的最主要來源 。我國長期以“保供應”為主的能源發展思路,造成產能持續擴張 、能源粗放利用 ,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帶來不利影響 。伴隨節能技術持續進步 ,依靠提高效率不僅能夠直接滿足能源需求增長 ,而且能夠間接減少上下遊行業的能源需求 。過去二十年 ,我國粗鋼產量增長了7.4倍 ,而能源消耗僅增長了2.7倍 ,累計節約能源超過8億噸標準煤 ,比目前山西省的煤炭產量還要多 。今後通過深入挖掘行業內部 、跨行業之間的降耗潛力 ,節能將成為滿足我國能源需求增長的最主要來源 。以北方地區采暖為例 ,清華大學研究表明 ,通過全麵回收利用低品位工業餘熱 ,建立區域聯網的集中供熱網 ,就能夠滿足北方城市一半左右的采暖需求 ,每年節約煤炭消費約1億噸標準煤 。
三是把節能作為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減排的最有效途徑 。解決國內環境汙染問題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需要不斷增加資金投入 ,綜合運用多種政策手段 。國內外經驗表明 ,與末端治理和發展替代能源相比 ,節能和提高能效不僅是排放增長的“減壓閥” ,而且能夠帶來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減排的協同效應 ,是最經濟有效的途徑措施 。國際能源署研究表明 ,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情景下 ,到本世紀末實現將全球溫升控製在2度以內的發展目標 ,節能和提高能效的貢獻將達49% 。我國在向汙染宣戰 、盡早實現溫室氣體達峰目標進程中 ,要把節能和提高能效放在優先位置 ,以最大的決心 、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轉型 。
三 、加快能效趕超升級 ,為新舊動能轉換注入持續活力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提高供給體係質量水平 ,對改善我國中長期要素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在各種要素供給中 ,能源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 ,不斷提升能源係統運行效率 ,是推動供給體係更好適應需求變化的重要方麵 。在全社會能源需求增速放緩 、結構優化步伐加快背景下 ,加快能源利用效率趕超升級 ,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由“規模紅利”向“效率紅利”轉變 ,能夠為新舊動能轉換注入持續活力 ,為繁榮經濟增長奠定長效基礎 。
一是大幅提升能源供需兩側係統效率。我國能源發展長期各自為政 ,造成能源生產能力普遍過剩 ,刺激了能源粗放利用和不合理消費 ,能源係統效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2016年 ,全國棄水 、棄風 、棄光電量近1100億千瓦時 ,清潔能源浪費問題十分突出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要樹立全社會“大節能”理念 ,轉變傳統以需定供的發展模式,在安全生產、生態環境 、水資源等紅線約束內 ,推動能源科學供給滿足合理需求;在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約束下 ,以需求模式高效轉變引領供給體係不斷升級 ,實現能源供需兩側係統效率水平最大化 。
二是推動能源利用技術效率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 。“十一五”以來,我國能源利用效率持續進步 ,電力 、鋼鐵 、電解鋁等行業技術效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能源利用整體效率水平不高 ,能源消耗創造的國內附加值比較有限 。目前 ,我國單位GDP能源消耗仍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是發達國家水平的3-5倍 ,也高於許多發展中國家水平 。作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 ,能否有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關係到實體經濟發展活力和企業轉型升級能力 。通過加快工業 、建築 、交通 、電力等領域能效趕超升級 ,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能夠有效降低全社會能源投入成本 ,這是增強我國綠色低碳國際競爭力的前提基礎 。
三是發揮節能提效在培育新動能中的促進作用 。人類曆史上每次能源革命都帶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 ,英國 、美國等發達國家崛起也與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突破密不可分 。我國能源消費存量和增量規模巨大,在孕育新技術 、催生新業態 、創造新供給等方麵具有很大潛力 。以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為例 ,在短短十餘年間企業數量就超過5000家 ,產業規模達到世界第一 ,帶動從業人員超過60萬 ,並且有望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 。當前 ,全球新一輪能源科技革命方興未艾 ,將不斷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 ,我國要把能源領域作為創新增長的重要依托 ,加強現代信息技術 、材料技術 、物聯網等技術研發 ,在超高效設備 、大規模儲能 、智能電網 、新能源材料 、燃料電池等方麵盡快取得突破 ,推動能源利用效率持續進步 ,為創新培育新動能提供不竭動力 。
四 、開創節能新局麵 ,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做出更大貢獻
改革開放初期 ,我國依靠節能和提高能效 ,實現了“能源消費增長一番 、支撐經濟翻兩番”目標 ,為經濟騰飛奠定了重要基礎 。新世紀以來 ,我國製定出台節能約束性目標 ,明顯降低了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消費增長的依賴 ,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有好型社會提供了堅實保障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 ,我國做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加快建設生態文明重大戰略部署 ,將進一步開創節能工作新局麵 ,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強勁動力 ,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做出更大貢獻 。
一是以現代化為目標完善政府能源治理 。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國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製度保障 。要主動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 ,不斷豐富全麵小康和現代化建設的內涵 。要加快完善能源和節能法規標準 ,推動能源治理全麵納入法治化軌道 。要做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分解和評價考核 ,引導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 。要把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作為節能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 ,確保全民參與節能過程中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
二是健全推動能源消費革命的市場體係 。還原能源商品屬性 ,加快構建統一開放 、競爭有序的市場體係 ,是提高全社會能源資源配置效率的基礎 。要加快建立現代市場體係的基礎性製度 ,保障各類要素有序自由流動 。要理順能源開發利用價稅費體係 ,完善有利於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和金融政策 。要積極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機製 ,推動創新商業新模式 、服務新業態 。要深化用能權 、排放權等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 ,建立完善促進全社會自發節能的長效機製 。
三是以開放合作促進全球綠色低碳發展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我國已成為全球能源和氣候治理的關鍵力量 ,是全球能效進步的主要倡導者和實踐者 。在推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進程中 ,要加強全方位國際合作 ,不斷推動先進理念 、技術 、產品 、服務等“引進來”與“走出去” ,提升全球能源科技領域協同創新能力 ,促進各國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共同進步 。通過我國努力探索實踐 ,開創一條以較低人均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支撐實現現代化的嶄新道路 ,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作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